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追忆吕玉兰——为纪念著名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逝世23周年而作

  • 临西县食品协会
楼主回复
  • 阅读:13308
  • 回复:2
  • 发表于:2016/3/19 11:11:18
  • 来自:山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临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追忆吕玉兰

 

——为纪念著名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逝世23周年而作

 

王友明

 



今年3月31日,是著名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逝世23周年纪念日,作为吕玉兰的故乡人和相识者,我有责任、有义务写出追忆文章,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吕玉兰,出生于河北省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吕玉兰,这3个字本身就曾经是一代中国妇女和中国农民的骄傲。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逐步成长为我国著名的女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位最年轻的女省委书记、“九大”到“十一大”3届中共中央委员,4届和5届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其名字更是深深地刻印在二十世纪50至80年代的中国史册上。每每想到吕玉兰这些辉煌的荣誉,每每到她逝世周年纪念日,我的心湖深处总会激荡起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

1998年初春,回故乡时,我的同学、东留善固村党委书记吕廷祥,总会计师冯明亮送给我3本《中华儿女》杂志,上面刊载着吕玉兰的丈夫、新华社记者江山撰写的长达8万余字的回忆文章,题为《悲欢沉浮吕玉兰》。那是江山在爱人病逝3周年之际,饱蘸心血和泪水写就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爱人深深的思念。我在反复阅读了这篇文章后,禁不住心潮澎湃,难以自己了。掩卷长思,吕玉兰那崇高的形象,走进我的记忆。

认识吕玉兰,始于儿时。我们两村仅2公里之隔,又因她姑母与我同村、她妹妹吕玉霞与我同学之故,我便有缘经常见到她,并得以对她有比较深的了解。她的家我曾去过多次,她父母是忠厚老实的庄稼人,待人十分热情。那时,她已名扬中华,官位显赫。但她仍是头扎毛巾,布衣布履,住的依旧是那几间土坯房,举手投足,始终保持着农民本色。她的所作所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真正人民公仆的印象。

60年代初,吕玉兰的事迹通过报纸、广播,在中华大地广为传颂。中国青年出版社专门出版一本《英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吕玉兰》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我读过多遍,受益匪浅。那时,到处传唱着颂扬吕玉兰的好多歌曲,其中颇为流行的是《革命闯将吕玉兰》一首,至今我还能哼上几句:“革命闯将吕玉兰,党的话儿记心间……”在小学5年级担任副班长的我,每每带领同学们唱起这首歌,心中总会滋生出一种崇高的敬意。

记得“文革”期间的一天上午,一队红卫兵拧着吕玉兰的胳膊,摁着她的头,边喊“造反有理!”“打倒吕玉兰!”的口号,边让她游街示众。我站在家门口,哽咽着轻轻喊了声:“玉兰姐!”她抬起头,朝我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我发现,她嘴唇干裂,渗着血水,脸色苍白。我揪心般疼痛,泪水模糊了视线。我急忙跑回家,拿了两个窝窝头,端了一碗白开水,想以此让她充饥解渴。谁料,被红卫兵打翻在地,碗摔碎了,窝窝头也被踩进泥土里。望着红卫兵凶神恶煞的样子,我敢怒而不敢言,唯有两行泪水潸然而下。

有两次,我在下堡寺公社参加了所谓的揪斗吕玉兰“万人大会”。站在台下一个角落的我,亲眼目睹佩带着“红卫兵”袖章的造反派们,押着吕玉兰、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邢台地委书记刘琦、临西县委代书记安经章,走上批斗台。每个人的胸前都挂着一个写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字样的纸牌,牌子上的姓名用红笔划上叉,造反派们狂暴地按头扭手,强迫他们做出卑躬屈膝的样子,稍有不服,便拳打脚踢,甚至强行做出“喷气式”。造反派们不停地振臂高呼:“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临西无稻草,饿死保皇驴!”台下的不少人也跟着高喊口号。望着这令斯文扫地,任造反派横行的场景,我的心中燃烧着一团烈火,真想冲上台去把凶神恶煞的造反派们打翻在地。比我大几岁的张光辉看见我有些冲动,怕出事悄悄地拉着我,钻出人群,离开了揪斗会场。

从那以后,任凭谁组织揪斗吕玉兰大会,我再也没有参加过。但却听说,吕玉兰有两次差一点遭受残害。一次是造反派们将一把稻草用剧毒农药浸泡后,准备让吕玉兰叨在觜上,名曰“临西无稻草,饿死保皇驴!”邢台驻军得知消息,将吕玉兰提前接走保护起来。另一次是造反派们把一口重数百斤的大铁钟,用白纸糊住,上面写上“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吕玉兰”,准备戴在吕玉兰的头上,又让邢台驻军接走保护起来。如果不是邢台驻军的保护,这两次都会给吕玉兰造成致命的伤害。

在那疯狂特殊的年代,心胸宽广的吕玉兰,虽然几次沉浮,仍旧对党忠心耿耿,痴情于所钟爱的事业,坚信党和人民是不会冤枉自己的。

1981年8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河北视察工作,当提到吕玉兰时,用一种深情的口吻说说:“她对老同志是有感情的,对我们的党是有感情的,对毛主席是有感情的。”彭真、邓颖超、李瑞环、康克清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或亲自接见或亲切交谈,对吕玉兰给予高度的评价,鼓励她确立信念,积极为党工作。

1993年1月,我趁去石家庄的机会,到河北省医院看望了吕玉兰的妹妹、我的小学同学吕玉霞。从她口中,得知吕玉兰身患重病,住在医院,我执意去看她,玉霞再三劝阻,说她已经昏迷,不便去看。不料,3月31日是,她便永远地离开了人间,离开了她挚爱的事业。阳春三月的一天,我从《人民日报》上获悉吕玉兰病逝的消息,手捧报纸,泪水夺眶而出。她才53岁呀!英年早逝,怎不令人心痛!令人惋惜!我好后悔,后悔没有最后看她一眼。值得欣慰的是党和人民给予她很高的评价,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全国人大,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打电话致以沉痛的哀悼。参加她告别仪式的人,竟达数千人。吕廷祥含着眼泪向我描述了当年参加她追悼会的情况,感动得我也是泪水盈眶。

1993年3月,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亲自到医院探望了病中的吕玉兰,并合影留念。那是1981年9月,吕玉兰被任命为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与时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并肩作战。习近平称呼吕玉兰为大姐,结下了深厚的“同志谊姐弟情”。当习近平获悉吕玉兰病逝的噩耗,感到深切的悲痛。1994年春,在吕玉兰逝世1周年之际,习近平专门撰写了《高风亮节,一代楷模——深切怀念吕玉兰同志》的文章,追念吕玉兰。文中说:“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玉兰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品德和风范将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从这篇追念文章中,足见他们的“姐弟”深情。

1998年春,吕廷祥又特意赠给我一本吕玉兰丈夫江山所著《吕玉兰》一书,我反复捧读着这本长达41万字的书,追忆着她那一串串闪光的业绩。越读,越怀念她,越感到她的平凡与伟大。人们都说:“玉兰是人民的公仆,玉兰是属于人民的,人民将永远怀念她!”为表达我的深切怀念之情,我写出散文《怀念吕玉兰》,相继被《山西日报》《生活晨报》《临汾日报》《邢台日报》刊发。2007年3月,在吕玉兰逝世14周年纪念日前夕,我又写出长篇纪实散文《吕玉兰: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的传奇人生》,发表于《山西广播电视报临汾周刊》人物版。CCTV“新闻现场”深度调查,全文予以转载。

是的,人民没有忘记吕玉兰!东留善固村的乡亲父老更没有忘记吕玉兰!以她名字命名的学校里,两幢洁白的教学楼巍然矗立;2008年3月31日,在玉兰花开、香飘万里的日子里,展示吕玉兰事迹与风采的“吕玉兰纪念馆”,在东留善固村隆重举行开馆仪式,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在开馆仪式上发表讲话。毛泽东嫡孙、全国政协委员毛新宇博士专门发来贺电,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周恩来亲属周秉钧夫妇、周秉华夫妇,以及来自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的有关领导与亲朋好友,从邻近农村赶来的乡亲们共数千人,参加开馆盛会。我想,如果吕玉兰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感到欣慰的!只要回家探亲,我总会到“吕玉兰纪念馆”参观瞻仰。每一次深情缅怀吕玉兰的丰功伟绩,我的灵魂都会受到一次洗礼,心灵都会得到一次净化!

2009年12月,遵玉兰学校校长乔培服先生之嘱,我为学校写出校歌一首《玉兰小学之歌》:“这里,是玉兰花开的地方,高洁淡雅,清幽芬芳。这里,是知识启蒙的殿堂,活泼祥和,成就梦想。啊,可爱的玉兰小学,我们智慧的源泉,心怀着亲人殷切切的目光!这里,是充满关爱的地方,德勤为本,精心培养。这里,是扬帆起航的海港,胸怀大志,展翅飞翔。啊,美丽的玉兰小学,我们成才的摇篮,承载着祖国沉甸甸的期望!”歌词写出后,受到好评。于是,学校请河北省群艺馆音乐部主任、河北省社会音乐研究会创建人和主要组织者之一的王小民谱曲,临西县实验中学教师张立新演唱。歌声是抒发豪情的心声,是抖擞精神的鼓声,是凝聚斗志的号声。每天,师生在上课前唱,在集体活动当中唱,在校内、校外唱。令师生在充满激励与振奋的歌词中,感受玉兰精神;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培育师生宽广的胸怀,远大的志向。每每听到《玉兰小学之歌》,我为能够弘扬玉兰精神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011年4月6日,在吕廷祥和夫人王凤琴的陪同下,我和老伴特意来到吕玉兰纪念林。吕廷祥告诉我说:“原来这里叫‘三八林’,‘老书记’走了以后,根据全村人的心愿,把它更名为‘吕玉兰纪念林’。”半个多世纪之后,东留善固村民依然对吕玉兰念念不忘,令我敬佩。东留善固村地处清凉江沙河古道,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沙窝”。旧谣云:“沙河地,不养家。不怕种,光怕刮。神仙不下界,累死也白搭。”这片林子,的确见证了当年吕玉兰带领“铁姑娘”们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的壮举豪情。目睹“吕玉兰纪念林”,蓦然,由田间作词的歌曲《不怕风吹浪打》涌现脑海:“不怕风吹浪打,不怕走石飞沙。主席著作是指南,姑娘胆略比天大。十五岁立下斗天志,二十岁创业当了家……”我深情地在刻有“吕玉兰纪念林”6个大字的石碑旁留影,深切缅怀她的不朽功绩。

2013年3月,由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出版的《我心目中的吕玉兰》一书,收入了我的散文《怀念吕玉兰》。

2014年8月11日起,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CCTV7),播出电视文献纪录片《吕玉兰》,每日一集。共分为《火红的青春》《希望的田野》《永远的人民》《探索的脚步》《质朴的本色》《精神的力量》6集。我从同学吕廷祥、冯明亮打来的电话中获知消息,已经是播放完前3集了。之后的每天晚上8点35分,我和老伴准时守候在电视机旁,怀着浓郁的深情看完了后3集。我在网络上又将6集纪录片《吕玉兰》,认真观看了一遍。片子以丰富的真人影像、人物日记、采访口述,再现了吕玉兰从冀南平原上的普通农村姑娘逐步成长为著名的全国劳模的传奇经历,更于时代背景、感人故事与细微之处,探寻了吕玉兰内心的情感和行动的源泉。观看后,我的心情就像翻滚的洪水,久久不能平静。

2015年6月16日,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临西作家于俊祥,将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吕玉兰的品德和风范》,赠送于我。每天晚上,我都秉灯夜读,直至深夜,不忍释手。书中清晰地记录着吕玉兰,在拼搏奋斗、无私奉献、悲欢沉浮、忍辱负重的生涯中,迈过的一道道履痕。细细品读,慢慢咀嚼,我心潮起伏,感如泉涌,竟神经质地时而击掌赞赏,时而泪洒书案。这是一部具有“存史、资今、教化、育人、激励、启迪”作用的书,是一部值得推荐阅读的书,其深层次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更是值得肯定的。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如同具有极强穿透力和感染力的磁场和杠杆一样,时时吸引和撬动着我的心扉,让我心向往之,情不自禁地产生心灵的共鸣;书中的那些感人故事,感动瞬间,更是字字句句、点点滴滴,存留在我的心底。我很快写出读后文章《存史资今启后人》,相继发表于《中国作家网》《邢台网》《临西新闻网》《邢台日报》《冀南文学报》等新闻媒体。

吕玉兰,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作者简介:王友明,河北省临西县人,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作协会员、临汾市作协名誉副主席、临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党委书记、第一副局长(正县级)。作品散见《华夏散文》《散文选刊》《人民日报》《山西日报》《人民网》《中国作家网》《黄河新闻网》等百余家报刊网站。出版作品专著10部,120余篇作品获奖,连续4次获得临汾市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荣登中国散文排行榜。获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全国金奖作家、中国散文华表奖、十大临汾人等70余项殊荣,作品传略载入《东方之子》《中国百年文学经典》《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临汾市志》《临汾宣传55年》《临汾市广播电视志》《侯马市志》等多种选本。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qqid21427608
  • 发表于:2016/11/13 13:28:31
  • 来自:河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双11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我们就要燥起来,韩国艺匠摄影店使出洪荒之利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299元写真拍一套送一套,里面还有很多大礼包赠送(价值1088元韩式吊椅)、1元多拍的活动等。。你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小伙伴们赶紧燥起来吧
电话/微信18831951700 孙东立
地址:临西县阳光大街世纪大观宝乐迪KTV楼下韩国艺匠摄影会所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