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玉兰精神”与玉兰学校教育文化

  • 顺其自然
楼主回复
  • 阅读:1266
  • 回复:2
  • 发表于:2015/1/24 18:44:29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临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玉兰精神”与玉兰学校教育文化

                 临西县玉兰实验学校     乔培服

       什么是文化?宿儒梁漱溟指出:所谓文化就是人们生活的样法。也就是说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文化是人们对某种价值的认同,是精神的一种凝聚。教育文化,是教育者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反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是教育文化的一种样式,一种体现。

“十八大”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去年和今年连续发表了“关于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和“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一场涉及到教育深层领域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深刻性,必须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玉兰实验学校,近几年来,在上级各个部门及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无论从办学规模,办学质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理念的吸纳、甄别和确定,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深知学校发展的最高层阶是教育文化的形成,因此,打造先进的学校教育文化,则是我们重要的任务。

教育文化的内核是教育精神,作为以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名字命名的“玉兰实验”学校,其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就是“玉兰精神”,它也是建构学校教育文化的最核心的内容。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确立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即“弘扬‘玉兰精神’,培养国家主任”。“弘扬‘玉兰精神’”是学校工作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我们对待教育的一种态度。“培养国家主人”是学校工作的目标,是办学的终极追求。学校发展是在“玉兰精神”弘扬下的发展,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灵魂中具有玉兰精神的主人。“玉兰精神”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和党的优秀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是千百年来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发展、振兴之精神的凝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党的根本宗旨在其身上最集中的体现。这种精神来源于她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来源于改变家乡、祖国贫困面貌的责任,来源于一个中华优秀中华儿女献身于祖国、献身于人民事业的无私担当。 

建构学校教育文化,我们着重以下内容:

“三爱”为核。三爱即习近平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学校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针对学生来说的,老师同样需要这“三爱”,坚持这“三爱”。在当下信息化社会,大数据时代下,爱学习是一个人上进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能提高、会提高的必需。我们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发展的首要能力就是吸纳借鉴能力,这里当然包括吸收借鉴同行、名家的经验,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读书的能力。名师都是书籍堆出来的,一个不读书、不爱学习的老师他的进步是有限的。对于师生来说,爱学习应成为必不可少的品质。爱劳动,对老师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但对学生来讲,应该是我们平时说的生产劳动,包括家务、卫生的清扫等。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生产劳动技艺已经大多被机械所代替,但一般的劳动还是需要的,有时是人机兼顾的,比如,摘棉花、掰玉米、拾麦穗、打农药等,这些劳动有时还是需要人工的,当然,家务和学校中的卫生的清理等也属于劳动的范畴,需要学生去完成,劳动关键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它不能是强迫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而玉兰无疑是热爱劳动的典型,她的事迹也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习惯的最好的资源。爱祖国,是更高层面的教育,这里关键在于行,要把师生的行为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把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对接起来,并从玉兰精神中吸取爱家、爱国的力量,这样才能真正地建立其具有我们特点的“三爱”教育文化。

理想为翼。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人生没有理想,就会失去活力和动力。学生的理想要为民族的振兴而学习,要以民族的先贤、仁人志士、革命家和时代楷模为榜样,特别要以玉兰为自己生命的坐标,勤奋学习、修养道德,练就作为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本领。对于老师来说,要用教育理想作为推动自己事业腾飞的翅膀,向玉兰看齐,有玉兰改天换地的志向,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甘平凡,拒绝平庸,敢于挑重担,勇于创新。要扑下身子,真正地研读教育经典,进行适合农村学生学习发展的课堂改革。要练就自己的世界视野,创造具有我们中国精神的教育方法,要成名成家,敢于勇登要津,敢于执教育发展的牛耳,这都是教育文化所需要的。

奉献指向。“无私奉献”是玉兰精神的重要的要素,也是建构教育文化的重要内容。玉兰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玉兰有一个雅号,叫“赔本干部”,她当了几十年干部,从来不陪吃陪喝,更不用说沾集体的便宜,反而往里贴东西:出差贴路费,上级来人在家吃饭贴饭菜 。在东留善固改天换地的历史中,曾出现过“以傻为乐,以傻为荣”的所谓“五大傻”,并且在村里曾经展开过一场“精傻”之争。 它波及全国,澄清了多年以来的许多糊涂观念,当时东留善固的广大贫下中农社员,学“傻子”,比“傻劲”,敢当革命的“傻子”,已形成风气。这些都是由于玉兰“无私奉献”带领的结果。我们说这个世界是由“傻子”所创造的。“傻”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对个人狭隘意识的超越。它是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价值观的强力张扬。真正的“傻”者永远是民族的脊梁。教育上的“傻”就是一种对教育规律的一种自觉的探索精神,它的内核是求真,为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就是为课堂教学的创新中不惜牺牲自己精力和时间。无私奉献是一种人生境界,没有对教育的责任、使命感,是很难有这种精神的,而当这种精神构成学校文化的时候,也是学校教育真正腾飞的时候,我们 需要这种教育文化。

创新目标。文化的终极在于促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单位发展生机的关键所在。没有创新的学校是没有前途的学校,没有创新意识的老师是不能知识上更新、思想上唯新、方法上求新的老师。玉兰时代,东留善固之所以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种树固沙,还是打井抗旱;无论是载种果树,还是进行多种养殖,在当时的情况下,都是独一无二的,真因为如此,才使东留善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东留善固成了全国的典型。当下,教育深层改革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它涉及到转变传统的以为应试为导向的教育,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基本导向的方向,教育的格局也将发生大的改变。作为学校创新文化的建立是当务之急,但我这里要说的是,教育的创新必须是适合我们农村教育实际的创新,教育文化的建构既要以“玉兰精神”为重要要素,又要汲取农村文化发展的精华,着眼于我们自己的特性,这样创新文化的目标才能最终达成。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文化事业,它关系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没有清晰文化品格的学校是一所平庸的学校,没有清晰文化品格的教育是平庸的教育,因此,构建以“玉兰精神”为重要因素的教育文化,是我们教育人的重要使命。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只为今天※
  • 发表于:2015/5/9 14:46:33
  • 来自:河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乔老师还是原来的乔老师  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爱总能感动每一个人  虽然已经分别十几年  却依然记忆犹新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