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转帖:中国医生为何多是冷面孔?

  • 剑啸长虹
楼主回复
  • 阅读:669
  • 回复:0
  • 发表于:2014/2/28 9:14:07
  • 来自:山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临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一条“我也想拿刀砍人”的微博最近备受关注。博主是广东卫视的主持人王牧笛,在陪女朋友就医时,因不满护士连扎四针才找准血管,王牧笛发微博泄愤。虽然他只把愤怒留在了微博上,可这短短几十个字却引来了大麻烦。

    中国医师协会公开谴责,要求广东卫视“责令王牧笛下课”;广东电视台纪委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正对王牧笛事件进行调查,结果将统一对公众发布。

    一

    在发出那条“愤怒”的“砍人”微博后,王牧笛还是诚恳地公开道歉了。他说他“用错误的方式表达了愤怒,实属不该,追悔莫及”;他说“作为患者家属应换位思考、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理解”。不过,他的道歉依旧没能阻止这条微博将他带入公共舆论的漩涡之中。评论员佘宗明在《兰州晨报》发表评论称,“微博泄愤,引燃各界怒火,乍看上去是偶发的擦枪走火,但它能聚讼纷坛,说到底,是杀医案频发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与互信链裂缝,王牧笛的失言,恰恰又触碰了这一创口”。

    即便扎针的护士不够专业,即便真如王牧笛女友所言,“护士一边和别人聊天一边给自己扎针”,作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到底该如何表达自己的不忿?绝大多数舆论都在强调,非理性的戾气只能加剧医患矛盾。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表示,媒体应当倡导理性认识医疗业,“目前媒体中很多从业者,对于医疗行业尤其临床医学,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对于医疗行业的生存状态也缺乏了解。对医疗行业的报道存在‘极端个案和医患冲突的案例多,深入行业内部、进行剖析和全面呈现的少’的问题。”

    同一天的《京华时报》上,评论员燕农也表达着医患双方温和交流的必要性。“社会戾气时而张牙舞爪,恶性事件频发让人痛感社会风险系数增大,究其原因,纵有万千,却少不了隔阂与对立的诱因。”只不过,燕农指向的不仅仅是王牧笛,还有中国医师协会。“王牧笛通过微博行语言暴力固然有错在先,但医师协会的激愤回击和硬磕,亦有诸多不妥之处。若干医患纠纷事件表明,激愤方式消解不了矛盾和纷争,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中国医师协会的宗旨是“发挥行业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作用,团结和组织全国医师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弘扬以德为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央视网评论员龚瑛翻出了中国医师协会的宗旨,对照宗旨一条条分析中国医师协会的动作之后发现,“表面看,中国医师协会的反应似乎是在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但它的这种快速反应,并没有基于任何调查,而是纯粹的感情呼呼,本质上与王牧笛‘想砍人’的情绪发泄类同。”

    龚瑛的分析很透彻,她在《医师协会不该只是讨伐“想砍人”主持人》的述评中写道,“中国医师协会要求王牧笛下课的进一步的诉求,理应基于对事实的调查,比如,当事护士是否因工作时与人闲聊影响了技术水准,当事患者是否属于血管细小难扎针。主持人微博言论失当,不能成为遮掩医护人员不尽职的屏风。”

    “你心里有没有住着‘想砍人’的魔鬼?”这是《中国青年报》一篇评论文章的标题,事实上,不只是王牧笛需要自省“想砍人”的魔鬼为何会在那一刻轻易俘虏自己,每个人也都需要扪心反思,心里面是否住着这样一个魔鬼?作者在批评王牧笛的错误时,同时也在质问医师协会,“因为一句气话就发公开信要求砸王牧笛饭碗,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暴戾呢?要不让“想砍人”的魔鬼住在自己心里,学会理解与尊重或许就是最好的良药。”

    二

    在中国,只要谈及看病,似乎很难有达到“理解和尊重”的程度。患者渴望从医生那里感受到关怀和问候,但医生回馈患者的基本都是冷冰冰的一张面孔。2月26日《燕赵都市报》在提到“国外如何避免医患纠纷”时曾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医患关系比较融洽,首先在于预约制度的存在,使医院很少有人满为患的时候。其次,在各医院的大楼里,经常能在布告栏上看到“患者服务至上委员会”的字样,这是医院为患者提供一些便利服务以及人文关怀而特设的一个部门,目的是让患者能够享受优质的服务和温暖的关怀。

    其实不只是日本,法国的医生即便是面对流行性感冒一类的病例,依然会详细询问病情并耐心向患者解释情况。而英国医学教育界在培养医学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方面更是先行一步,早于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你现在感觉如何?”“还有什么可以帮你的?”这是患者从英国医生口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中国的患者为什么享受不到如此待遇?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医生供给不足,当一个医生面对N多病人时,当排队的病人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医生赶紧结束前一个病人的问话时,指望医生多问一句“我还有什么可以帮你的”,那简直是奢侈的想象。中国的医生和病人之间,缺少的足够的交流。没有时间足够交流,医患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很多矛盾便由此而生,乃至激化。

    多不了“礼节性”的关怀,那就多一些职业性的素养;享受不到“尊贵”的服务,那就多一些“面对现实”的理解。从现实层面看,这似乎成了目前最有可操作性的选择。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