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我国城市致癌 氡辐射20年增加70%

  • 剑啸长虹
楼主回复
  • 阅读:417
  • 回复:0
  • 发表于:2013/12/15 9:49:29
  • 来自:山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临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国城市致癌氡辐射20年增加70% 煤炭疑是主要来源

2013年12月14日 01:59  中国经营报 微博 我有话说  

    全国“辐射调研”完成,报告计划提交环保部

    调研发现我国辐射环境呈“更为恶劣”状况

    可引发肺癌的辐射物质氡20年辐射剂量上涨逾70%

    索寒雪

    愈演愈烈的雾霾天气让煤炭、钢铁、焦化等高排放、高污染行业成为众矢之的,但在雾霾带来的危害中,辐射至今未被提及。实际上,作为雾霾重要诱因之一的煤炭燃烧不仅污染了大气,也正在推高城市的辐射水平。

    《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获得的资料显示,由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朱立博士主持的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的全国天然辐射水平——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图编制调研(以下简称“辐射调研”)结果已经出炉,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城市内辐射物质氡增加了70%,参与调研的专家表示,煤炭燃烧和煤渣的应用,加剧了城市的辐射污染,煤电的辐射照射是核电的51倍。

    据了解,始于2011年的全国辐射调查是应对日本核泄漏而启动,目前该调研结果正计划提交国家环保部审批,以期对外公布。此前,同样由环保部组织,历时6年的“全国土壤污染情况调查”的结果一直被视为国家机密而未对外公布。

    氡辐射20年增70%

    据悉,此次调研是全国首次大范围地利用地球化学铀、钍、钾计算的陆地γ辐射剂量率的区域天然辐射环境评价研究。

    “如果顺利的话,明年1月,经环保部审批,就可以将数据对外公布了。”朱立教授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此类数据是非常敏感的。此前,对于土壤调研数据不对外部公开一事,环保部遭遇国内舆论界的质疑,而环保部门对外给出的答复是,“土壤调查数据属于‘国家机密’。”

    与土壤调查同一时期进行的天然放射性调查已经基本完成,并且朱立的调研组已经完成“中国γ辐射吸收剂量图”的绘制,“这是目前国内最详细的辐射地图。”

    记者看到,中国东部地区由于天然矿石具有自然放射性,辐射地图因而呈现出东部天然放射性高于西部和北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天然辐射量的标识达到了橙色和红色。

    “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天然放射性一般不会对本地区生活的居民造成健康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人从天然辐射较低的地区前往天然辐射较高的地区居住,其健康情况就很难预估了。”

    在朱立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目前的辐射环境与多年前相比呈现出更为恶劣的状况。“在广西等省区出产特殊矿产的矿井周边,已经出现了辐射明显上升的状况。”

    记者从广西地质相关部门人士处了解到,“稀土和铀矿废弃后的处理存在很大问题。”

    此外,在朱立的另一调研结果中显示,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城市中公众所受天然辐射照射年有效剂量中,氡的剂量上涨了70%~80%,从916μSv(射线的放射性剂量单位)上涨为1560μSv。

    氡是唯一的天然放射性稀有气体,放射性是由它和它的子体衰变时放出的α粒子引起的,长期处于高氡浓度环境中可能引起肺癌。相反,一直被业内认为存在辐射危害的室内装饰用天然大理石,辐射量则非常低,甚至达到了海关免检的水平。

    煤电辐射高于核电

    针对氡的来源,业界有多种猜测,其中煤炭在城市供能中的大量使用,使得城市居民的受辐射量出现了大幅增长。

    煤炭中含有放射性物质氡,多项调查显示,矿井中氡的含量非常高,而肺癌在矿工中属于高发疾病。

    但是,氡随着煤炭和其他矿业品种的开采已经大量迁往城市。

    “由于我们大量使用煤炭,因此氡也随着煤炭迁移到城市中。”朱立教授调研认为,“煤炭燃烧后的煤渣被大量用作铺路,这增加了我们与氡的接触几率。”此外,“一些煤渣和煤炭的其他制品也被用于制作成砖,建设房屋。我们的家居环境中,也存在着氡的威胁。”朱立表示。

    但是,这一点又常常被公众所忽视,在调研组的调研中,“我们只遇到一个居民在自己家中购置了检测辐射的设备。”

    随着煤炭的燃烧,可以产生大量颗粒并形成雾霾。在华北地区的钢铁冶炼、煤炭焦化等行业被指责为制造雾霾的罪魁祸首。温室气体排放因子【g·等效CO2(KWeh)-1】,煤电与核电的排放值分别为1.3×103,13.7。

    调查结果显示,煤电的辐射照射是364.37,核电的是7.12,前者是后者的51倍。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进行天然辐射的调研,是因为2011年3月12日日本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曾经有怀疑声音认为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受到了福岛事故放射性粉尘的影响。

    “对辐射环境的测量,需要知道,我们原本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的,一旦发生事故,我们就可以与之对比。”朱立曾经担任过国内多个辐射安全类课题的负责人,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按照国家的核电规划,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装机国家,但是今年7月发生的“广东江门鹤山核燃料项目遭弃”或是成为中国核能发展推进阻力的一个分水岭与标志性事件,该项目由于周边居民的反对而停滞。越来越多的居民关注周边的生存环境。

    对于核电发展,核安全和辐射防护学科中的一些基础数据可以帮助观测环境的变化。

    但是,目前国内的主要环境辐射数据非常笼统,取样的密度很低,而且并不全面,即便朱立完成了自己的研究,一些边缘地区的辐射测量仍然无法进行。

    “现在有很多数据来自国土资源部20世纪70年代的调研结果,还有一部分是我们最新调研的结果,我希望在环保部同意公布数据后,能够支持我们完成更全面的数据研究。”朱立表示,“发生了涉核项目中的‘污名化’现象和核事故之后,针对性关注核科普教育也是重要工作,转变人们‘谈核色变’的思想。”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