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惊动清朝朝野的“高考”舞弊案

  • hbren69
楼主回复
  • 阅读:403
  • 回复:1
  • 发表于:2013/6/10 8:09:49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临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一张摊上大事的纸条
    考试的时候递纸条,是最原始的作弊方法,现在几乎没人用了,不过在清朝却很风行。当时,纸条不是考生之间互相传递,那太不现实,而是考生递给主考官。

    纸条上都写啥啊?看上去全是些不着边的话,什么四书五经中的一句啊,什么某名人名言啊。写这个干吗啊?原来当时考试,考卷上考生的姓名都糊上了,卷子在审阅前也要重新誊抄,所以考官们认不出来哪篇文章是哪个人写的。那些和考官沾亲带故或者七大姑八大姨拐弯几十里的亲友们,若参加考试,就会给相熟的考官递纸条,意思是我卷子里肯定会引用这句话,您看见有这句话的卷子,高抬贵手,让我过了吧,后日必当重谢。

    一个考官,收上百十张这样的纸条,一点都不新鲜。除非事先说好特别照顾的,根本就记不住。当然也有特别贪的,判卷时候把所有纸条都摆桌子上,一张一张对。但无论何种情形,都属于严重的作弊行为,抓到了就严办。只是当年官场习气腐败,大家见怪不怪,这事儿也就是民不举官不究,慢慢没人当个事儿了。

    然后就出大事儿了。

     咸丰八年,顺天府乡试,主考为大学士柏葰、尚书朱凤标、左副都御使程庭桂。那年考试,有个演员中了前十名,这人叫平龄,满洲人,喜欢来两嗓子,属于票友向专业演员靠拢的状态,还经常上台演出。他考中了,京师哗然——戏子怎么也能中进士啊。就有御史怀疑其中作弊,参了一本,要求对平龄重新考试。

    搁现在,多大事儿啊?演员拿学位的多了去了。当时不行,皇帝立马派人查办,秘密调查组成员为载垣、端华、陈孚恩,前两位大家都熟悉,肃顺的铁哥们儿啊,最后那位,实际是肃顺的跟班儿。当时肃顺权倾朝野,就有一个人不服,谁啊?柏葰。这可是天赐良机,肃顺琢磨,你丫落在我手里,看我不弄死你。

    调查的第一步就是陈孚恩干的。他和主考之一程庭桂是好朋友。听陈孚恩找到程庭桂聊闲天,问:“外面传得厉害,都说本科中举的,递纸条的特别多,真这么回事啊?”

    程庭桂完全没当回事:“递纸条又不是今天才有的,有什么大惊小怪。你看某某中了,他就是递纸条的;某某也递了纸条,就没中。我们主要还是看试卷,试卷的分量占七八成,纸条也就是辅助一二而已。”

    陈孚恩赶紧问:“你也接到过纸条吧?”

    程庭桂笑答:“百余张吧。”说着还把那些纸条全翻出来,给陈孚恩看。陈孚恩说了句:“借我琢磨下啊。”就把纸条揣走了。

    程庭桂是不是缺心眼儿啊,也不完全是。一则他和陈孚恩关系很好,二则这些纸条,不仅有自己小儿子的,还有陈孚恩儿子的。再往黑里想,也觉得不至于把老哥俩的儿子都搭进去吧?

    陈孚恩呢?转身就找载垣汇报去了。一边求载垣想辙开脱自己的儿子,一边建议,要严查此事。那些递条子的考生倒霉了,上榜没上榜,全都叫去审问,而且是刑讯。

    程庭桂呢?傻乎乎把自己家老大程炳采叫来说:“你弟弟性子暴躁,我怕出事,你替他去一趟吧,别担心没事的,有你陈叔照应着,也就是走走形式。”

    接下来程庭桂就不轻松了,他和柏葰、朱凤标等主考官全部被逮捕下狱。

    其实就是查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证据表明平龄和柏葰有什么关系,肃顺的目的并未达到。可就在这个时候,柏葰的门房靳祥失踪了。

    靳祥哪儿去了?不久之后他在陕西被捕,并且招供说平龄是通过他递的纸条子。在做完这个关键性的招供之后,他又神奇地在刑部监狱里死亡了。这下,似乎柏葰的把柄已经被抓到手了。

    咸丰皇帝可没这么看,他对肃顺表示,柏葰是老臣了,又没什么实际证据,就别死了。肃顺却说,那哪儿成啊,考试是国家大事,必须严刑峻法。靳祥死了,靳祥的罪过就应该记在柏葰身上……

    咸丰九年二月,此案审结,结果如下:柏葰、平龄、程炳采等人,斩首弃市。程庭桂发配,朱凤标从宽革职。至于陈孚恩的儿子,革职(此人有个员外郎的头衔)。

    这里面最冤的怕就是程炳采了,本来没他事儿,替弟弟来受审的,没想到挂了。据说绑赴菜市口行刑的路上,一边大哭一边大骂。

    这就是著名的“戌午科场案”。当官就是这样,有些逾越规定的事情,办着办着不当回事了,越弄越大,成为风气,早晚有一天,雷会打到自己头上。看谁倒霉了。

    此案之后,递纸条这事,算是给刹了车。

    说点题外话,在考试这件事情上,肃顺本人也不干净。他家有个教书先生高碧湄,中了进士。在参加殿试的头一天,肃顺问他:“你答卷速度如何?”高碧湄回答:“速度挺快,午后可以交卷。”

    第二天肃顺监考,就等着高碧湄交卷了。高碧湄一交,他立刻宣布时间到,命人抢下了所有考生的卷子。很多考生都因为没答完,考砸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高碧湄光图快了,把诗歌的韵脚给写错了,最后只得了个四等,弄了个知县当。

    肃顺这么干,当然也算作弊。这就是官场的“人人都有短”定律,查不查抓不抓,全看需要。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 hbren
  • 发表于:2013/6/10 8:33:20
  • 来自:河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作弊远超清朝,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