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临西县河西镇运河老城区

  • 花落な莫离い
楼主回复
  • 阅读:4027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26 16:29:56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临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今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河西镇,原为临清县城的西城区,坐落在卫运河边,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山东巡抚曾铣,邱文庄提议临清州跨卫运河围城,于是筑成周围二十多里的罗城即土城,仅河西土城墙,从刘口,经教场(州教场),到舍利塔西南北水门遗址,实际测量长度达约20里之多。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清代临清直隶州州城地图)

1965年设临西县后,县城初设在河西镇老城区老街内,当时名叫先锋桥镇,70年代县城才迁至今临西镇;河西镇老城区至今仍保留大片原明清临清州城西城区的大片商业古街留下来的城市肌理,格局走向,今已并入到今河西镇南队村中。历史上,临清州在今河西镇的城区由今刘口一带设河西南水门,由南向北依次设有小陈庄城门、靖西门(大西门)、杨家口门、龙西城门、雁西门(小西门)、绥远门、至李元村附近设北水门围城,清代古临清老十景土山远眺、塔岸闻钟、官桥晓月三处即在河西镇老城区一带;在河西镇东的河堤附近有三处码头遗址,它们分别是下渡口、南湾子、浮桥口,其中南湾子码头遗址被筑在了70年代左右修建的河堤上,保留了南湾子码头独特的地势,附近还曾有存在过明代临清砖厂等重要机构,乾隆皇帝的避雨亭也是建在这附近。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明代所建临清州城位置示意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土山晚眺/土山远眺)

历史上河西镇主要是晋商驻扎的地方,在这里曾有青帮、五龙宫(一处非常大的商会、庙会)、大王庙这样的晋商漕运组织,因山西茶商在过去驻扎在今河西镇内,所以直至今日当地百姓仍然保持着喜欢喝花茶的习惯,大运河上的漕运繁忙,当时的人们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品尝功夫茶,于是碧螺春茉莉花茶便成为了一种运河茶俗流传了下来,河西镇内的运河小吃老店铺很多,有黑家水饺馆、李家大寺煎包等年代久远的老店,也有在路边贩卖托板豆腐、馓子、焖饼、什香面等小吃的小商小贩,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是非常值得体验的。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运河老茶俗 茉莉碧螺春盖碗茶)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河西镇城门内运河老街巷内的一处老民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河西镇城门内运河老街巷内的一处老民居

在镇内的靖西门遗址旁有一座明代道教寺院,名万家园寺,它始建于明代,在过去每年的三月三时,庙内的大戏台要唱戏,并且有高跷队、秧歌队绕河西镇游行,它是一个古老的庙会地点,坐落在万家园街附近,见证了河西镇这块土地上漕运文化的历史变迁;靖西门,明清古临清大西门,在过去有句歇后语“大西门贴告示——谁看谁吃饱”,便是指的此地。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万家园寺,始建于明)

教场村曾为临清州的州教场,元末明初大将徐达、常遇春会师临清州,以及后来的燕王扫北,皆在此地练兵,这里见证了这两段历史的动荡,直至现在,教场村的尚武氛围依然浓厚,在村内的临西二中附近,曾经有一座明代的大悲寺,明代诗人唐皋在《大悲寺》一诗中写道:“野色云俱懒,林声风自狂。座蒲谁挂壁,经叶乱堆床。净业惭游宦,幽怀忆故乡。晓惊双鬓白,兴欲累千觞”;同样留下诗词的还有明代诗人方豪:“潇洒梁园寺(大悲寺又名梁国寺),秋风两度过。地贫僧住少,路近客来多。碑倚古墙角,钟悬老树柯。却怜飘泊际,乐事未蹉跎。”;州人张相(今临西县姚庄村人)更是在同名《大悲寺》一诗中写道:“精舍西林外,来游便怆颜。空悬听雨塌,犹闭坐禅关。鹤舞松还静,龙归钵自闲。夕阳催去马,床泪几潸潸。”

在教场村东北靠近卫运河处,便是历史上的铁窗户附近,如今被种植上了荷花,养入了鱼儿,景色很秀丽,在历史上,临清大旱时,这里从来没有干涸过。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民国年间下渡口老照片)

1943年8月,侵华日军在原临清、馆陶一带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细菌战,鲁西北地区普降大雨,且连绵不断,8月27日,59师团、53师团第44大队兵分三路决堤,广濑善利带领驻临清的第5中队、机关枪中队对原临清(今临西)四处进行决堤,随即播撒霍乱菌,水灾致使数百万亩良田变成了一望无边的大水库,伴随着霍乱菌,给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其中,日军在河西街附近决口就达3处,尖冢镇1处,河西街的三处中其中一处即是在铁窗户处,有着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

河西镇老城区对于研究明清临清州城运河商业史、晋商文化发展,对于体验运河传统名吃,传统民俗,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的系统的考古挖掘和保护利用开发。

综合整理,不足之处还请见谅,欢迎纠正补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