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临西乡村地名来历——临西

  • 你不爱我、但我爱你
楼主回复
  • 阅读:13587
  • 回复:0
  • 发表于:2018/8/9 19:28:44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临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临西


1958年建立童村人民公社,属山东省聊城专区临清县(同年改市)。1962年改区,辖大刘庄、仓上、史洼、童村4个人民公社。1964年12月22日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属临西工委,1965年4月9日属临西县。1966年7月底撤区并社。复公社旧称,始辖今域。1970年12月上旬,县革委会驻地由城关镇(今河西镇)迁驻童村,1984年省政府批准县驻地名临西镇,但未启用,1984年5月1日称城关镇。1989年3月14日启用今名。




童村


童氏族谱记载:始祖童旺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奉诏迁此立村,取村名童家村,简称童村。




西马


传说,历史上有一个叫马鸣的僧人在此传教,颇有影响。死后人们建一庙堂纪念他,取名马鸣堂。后村随庙名。清道光年间,村东派生一小村,称小马鸣堂,此村改称大马鸣堂。1966 年,经公社、村两级干部商议,各加方位定名,因此村居西,称西马鸣堂。




东马


清嘉庆年间,马鸣堂有一周姓人家迁居村东菜园立村,取村名小周庄。道光年间,异姓增多,以马鸣堂派生村为由,称小马鸣堂。1966年公社与村干部协商,按方位改称东马鸣堂。


庄科


明洪武年间,赵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应诏迁此,在今村址北百米处号称百亩大洼内的三亩高台上立村,古时“科”通“窠”,含坑坎之意,故名赵家庄科。后因遇水即淹,为避水患,人们迁今址定居。后因吴、薛等姓人丁兴旺,清光绪年间,村名简称庄科。




周楼


据周氏族谱记载:周氏系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天花社大槐树村人。始祖三湖,为官兵士卒,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随军征战,因病不能随军,落居此地。八世祖文凤8岁时,因族中家产纠纷,离家出走,投奔寨子窑(今摇鞍镇乡马尔寨附近)岳父家中,被招赘,生3男13孙,历40年后,携眷重返故里。从此人丁兴旺。今周氏三大支脉,均系文风之后代。村名之来历源于始祖三湖“我子孙起楼阁,开阡陌”之说,谱载:“… …皆始迁者之栉风沐雨,戴月披星之积累也,夫祖宗有成规,导以前路,即子孙循旧例,步以后尘”。故周氏后代,遵祖宗之意愿,取村名周楼。此村东北角,原有郭姓三户,以烧窑为业,故称郭家窑,今村已废。村西北角,有几户庞姓人家,故称庞庄,今亦废。




东倪庄


明初,倪姓始祖德荣携倪虎、倪豹二子,由山西洪洞县应诏迁此,于一荒废的菜园屋内落居,后形成村庄,取村名倪庄。1982年4月地名普查时,为与今下堡寺镇的同名村庄相区别,经县政府批准,加方位始称今名。




陈林


据传,陈林村址原为一片荒芜之地,村东北有一片松林,后有陈姓人家迁此(年代无从考查),占产立村,以姓氏和林地取村名陈林。




史洼


明初,史姓同其他几姓由山西洪洞县共同迁此立村,因地势低洼,史姓居多,故取村名史洼。




王路寨


村名来历待考。




林沟


据传,此村建村较早,原名百户沟,因地势高洼不平,沟壕纵横而得名。明万历年间,林姓迁入,后改村名林沟。清代,官逼民反,此地多出绿林好汉,因常遭官兵清剿而改名屯里。旧时,村东有一座南海菩萨庙,墙上刻有“乾隆九年重修”六字,庙内铁钟铸有“山东东昌府临清州城西四十里,敬八里,三四甲林沟玄通寺”,可见清乾隆年间已复用村名林沟。




高村


村南原有一座上地庙,庙墙上刻有“乾隆年间重修”字样,庙前有一口铁钟,钟上铸有“高大成”三字,村南尚有一坑,俗称高家坑。由此推断村名源于高姓。




仓上


据《临清县志》记载:“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置“临清县城”于“今县治(临清)西三十五里,仓集镇东南”。仓上原址,为北魏临清县粮仓之地,当时因居住人多,且有集市,曾名旧县集,又名仓集镇,简称仓上。自1980年始,在老村北百米外,紧邻县城南侧,另辟建新村,1984年新村建成,老村废,新村仍袭原名。




陈庄


相传,陈庄建村年代较早。北魏时期临清建县城于月洼,今陈庄西即为官宦人家的花园,园内假山为碧溪所绕,有楼房九十九座,景象昌盛。该村原名王李庄。陈氏家谱序言记载:“始祖来自浙江处州(在丽水县境)松阳县(今遂昌县境)十步小李庄。”于明初迁至威县麦子乌营。迨至六世曰荣携眷来此教书,定居为籍,后世人丁大增,清初改村名为陈庄。




郭村


明初,郭姓始祖九江、九思由山西洪洞县奉诏迁此,因此地原有水井一眼,穴泉水丰,既清且甘,随占产立村,取村名郭村。




潘村


据《潘氏家谱》载:“明永乐年间,始祖廷试,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临清城西敬八一甲潘家村”。潘氏初迁居童村西小姬庄(久废)。后发现村北二里处有一荒废的张姓菜园,内有水井一口,水多且甜,便弃小姬庄迁此立村,取名潘村。




前堤口


据传,堤口得名前,此处原有村落,名称无考。明初,奉皇诏,狭乡之民徙此为籍,因居古堤口处,以地貌特征取村名堤口,为与村北同名村相区别,加方位称前堤口。




后堤口


很早以前,此地就有村落,村名无考。据李氏族谱载:明初,始祖宣举、左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落居,后人丁兴旺,财产殷富、因居古堤口外,取村名堤口,为与南面同名村相区别,改称后堤口。及至五世,应中在朝为官,李氏为示家族荣耀,更村名为李家寨。后因遭宦官刘瑾陷害,为避灾难,复称原名。




龙旺


明前叶,赵、申姓始祖应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落居,此地有一破落村庄,断壁残垣,无人居住,唯一龙王庙完好无损,于是取村名龙王,以示神灵相助,后世兴旺、因“王”、“旺”谐音,演写为龙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