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临西县文学人物之——梁振波

临西县文学人物之——梁振波

关键词:临西县,文学,人物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临西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hblx.ccoo.cn
  • 感谢 hblinx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4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老梁何许人也?老梁叫梁振波,在县委党史办写党史工作了半辈子,默默地为数以千计的人树碑立传。但在临西这个小县里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2003年他离岗退休后创办了一张《冀南文学报》,到今天竟然坚持了十年之久,老梁的名字因此名望远播,成了这个小县很地道的文化名人。

说老梁是小县的文化名人,准确的说是民间的。县里成立县级作家协会,虽然协会只是一个名称一份红头文件而已,既无文学报刊,又无文学活动,老梁却连个副主席也没有捞上,在官方那里没人承认他是个腕儿。他只能算小县里民间文学圈的一个酋长,把全县散兵游勇式的文学爱好者联系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成立了冀南文学社。有老人、有学生、有干部、有工人、有农民、有商人,甚至把远在千里的游子们都联系起来,他们都通过老梁办的文学报与家乡的文友互动交流。山西临汾市广电局党委书记王友明是临西籍的著名作家,老梁邀王友明回家乡给文学爱好者讲课,到学校给学生讲课,很生动、很热烈,好评如潮。老梁还到县教育局联系,联办“红烛杯”征文大赛,全县师生参赛热情高涨,在全县教育系统留下极好口碑。老梁还坚持搞文学沙龙活动,每期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把骨干作者聚集在一块儿,共同研讨交流、共同学习提高。他经常组织文友外出交流、采风,自诩自封“临西文学代表队”参加省、市文学活动。小县里文学创作队伍逐渐壮大、氛围浓厚、形势空前,老梁功不可没。

和老梁的交往,也是因了他创办的文学报。那是老父亲在县老年大学参加学习回来,拿到一张刚创办不久的《冀南文学报》,我浏览了一下,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我知道,在文学圈里一个文学爱好者靠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轰轰烈烈的办几期文学报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尤其在近几年文学民刊满天飞,几乎每天都有新创办的民刊、内刊,但大都寿命不长,有的甚至昙花一现,创刊号既是停刊号。我二十几岁时也曾经与人共同创办过《微型文学》双月刊,艰难的维持了三年多,因办刊资金无着落而停刊。九十年代初,临西县文联曾办过一张《卫河柳》文学报,给小县的文学爱好者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已故的县文联主席王连坤在最后一期文学报上无比伤感的说,每期小报的印刷费用和稿费虽然不足500元,一个30多万人口的穷县终究不能养得起这张铅印小报,四年共出版了11期就夭折了。老梁自费创办的《冀南文学报》是临西县1965年建县以来小县文学史上第二份文学报,究竟能生存多少天?社会上很多人都不屑一顾,但出人意料的是老梁的《冀南文学报》居然坚持了十个年头了,老梁的执着和坚持渐渐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原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尧山壁在文革期间来临西下乡劳动、接受再教育,他对临西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看到小县的《冀南文学报》,欣然写到“冀南文学,大旗在扛。诗文小说,百花齐放。如沐春风,如闻花香,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老梁对办报的执着不得不让我从感动继而到敬重。办报没有钱,虽然一年也就几千元的费用,不过就是领导们的几顿饭钱而已,但谁又能把这几顿饭钱施舍给他办报呢。他只能多次自掏腰包,他不厌其烦的找企业、找单位“化缘”,聘请有写作爱好的老领导当文学报的顾问,靠他们德高望重的人脉关系帮助解决点儿。要知道老梁本是一个不善言谈、不爱求人的本分人,但他在办报上,却厚着脸皮,不怕吃“闭门羹”。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公益事业,是为了办报大家伙儿都帮帮忙吧!三百五百不嫌少。在编辑出版文学报上,他拿出写党史的认真劲儿,从组织稿源、稿件编审、版面美化、责任校对、报纸发放,都一丝不苟、事必躬亲。老梁每年冬季都要带着病妻到省城石家庄的儿子家中“猫冬”,但他都要在网上和王树强、耿志洁、赵津铭等几个责任编辑一起商议和审编稿件,保持报纸每月一期,按时出版。有一年底,合作方商家食言不再承担微薄的报纸出版费用,报纸拖延两个多月没能出版。老梁“身在省城,心在家中”,四处打电话联系赞助,并专程回临西商谈报纸新的运行方案,看到新一期报纸付梓,他又返回省城。

如今在临西这个小县里,只要是爱好文学的、爱看报纸的,几乎没人不知道《冀南文学报》的,报纸随着三级党报赠送到各个单位,发放到各所学校,报纸的影响度越来越大,成为临西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冀南文学报》办报五周年时,老梁结集出版了创刊五周年优秀作品选粹,这本作品集《卫河秋韵》2011年被河北省散文学会评为“新世纪10年河北散文创作成果优秀作品奖”。《冀南文学报》发表的作品被《散文百家》《北方作家》《散文世界》《诗词月刊》《燕赵诗词》等多种大刊、名刊转发,被收入多种选本,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各类文学奖项,可谓硕果累累。但有人说,一个伟大的诗人,对于隔壁的一位领导,只是一个令人发笑的神经病。他却从来不去计较,他不图名利、不卑不亢、乐此不疲,他把他的文学报无论交流给任何文学组织或大人物时,都会首先声明这只是县级水平的文学作品。是的,契诃夫说的好“大狗小狗都有吠叫的权利”,这样的叫声才能丰富多彩,文学世界才不至于单调。今年是老梁办报第十个年头,他又在紧锣密鼓的策划出版《冀南文学报》创刊十周年优秀作品选。

我想,老梁办报已经成为他退休后的生活方式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会因为别人是否理解而能改变的。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著名的《滕王阁序》写到:“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老梁办报给他的人生留下了多姿多彩的脚印,在小县的文学发展史上必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52172171 传真: 邮箱:850433237#qq.com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 邮编:054900
Copyright © 2004-2024 临西在线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