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河北临西县传统手工艺

河北临西县传统手工艺

关键词:河北临西县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临西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hblx.ccoo.cn
  • 感谢 hblinx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54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1.打铁

打铁是把冶炼的熟铁锻造成生产生活用具的过程。在本地的打铁业中,多为旧农具翻新,或加工、改造为其他农具。在不少的农村,有称之为铁匠铺的铁器加工点。冬天在室内,其余季节在室外搭棚。主要加工的有铁锨、三齿、扳撅、镰刀等农具和门环、门吊、门插、菜刀、锅铲、火钳等生活用具。

本县原樊村乡打造的“王一摸”镰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是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熟铁的来源以破旧农具为主,打造镰刀的最好钢材为废弃的铁轨。打铁铺一般有二、三个人,一个师傅,称为“把式”,其余为徒弟。师傅使小锤,徒弟轮大锤。师傅左手持火钳,将烧透的铁块夹到砧子上,右手用小锤轻轻敲击,徒弟轮起大锤,狠劲地往师傅敲过的地方猛砸。师傅敲得响,徒弟用力大,需要慢砸时,师傅的小锤在一旁轻击砧子。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发出有节奏的欢快的韵律,因此,打铁场也是儿童聚集最多的地方。器具将成,由师傅用小锤慢慢打造。一块无形无状的铁块,在师徒的合作下,很快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器具。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这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活,一定要看好火候。由师傅把烧红的用具按部位慢慢放进水里,如火候不到,在使用时容易卷刃,如火候太强就会出现崩裂的现象。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加快,各种机制农具越来越多,其做工精细、物美价廉,打铁行业越来越萧条。废旧钢材作为废品卖给回收人员,不再重新打造成新器具。

2.(zàn)

石辗、石磨是新石器时期代表性的产物,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到80年代末期,由于电磨的问世,人们才告别了推碾子拉磨的历史。在电磨问世以前,人们生活中米面的来源都要靠石碾子石磨一点点的加工,每个村庄都有碾棚、磨棚。一般村有碾子、磨三四盘以上,部分人家还有加工豆腐用的水磨和做菜饭用的拐磨子。大磨每三五个月就要錾一次,水磨每年要錾一次,手磨视其用的程度数年錾一次。錾磨是用合金器具,把磨平的磨槽打深的过程,同时还要把磨口(周边)垛出豁口。年代久远的旧磨还要把中间多出的石头去掉,叫做起盘。经錾过的磨磨面快而且细。由于磨的拥有量较大。錾磨也就成了部分石匠懒以养家糊口的行当。他们带上工具走村串巷满街吆喝。但现在却早已销声匿迹。

3.补锅

隋唐以来,铁开始用于铸锅,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直到今天,在广大农村,多数家庭中还用铸铁锅,因其比较大,可用柴草做饭比较节省,深受农民喜欢。一张铁锅一般可用35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铁锅开始出现氧化反应,出现漏洞,为了延长铁锅的使用年限,于是就出现了补锅的行业。随着铁制品的价格下降,补旧锅不如买新锅,人们把破锅当废铁卖掉,然后再买新锅,补锅行业结束。加之铝锅、钢精锅、高压锅的出现,补锅被换锅底(指轻铝锅)和铸铝锅的行业所替代。

4.锔(盆锔碗

盆、碗、罐、壶等是人们的生活器具,从灰陶、红陶到紫沙、釉瓷,再到精美的瓷贡器,经历了数千年的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瓷文化。由于历史以来,作为生活用具和观赏的瓷器都比较贵重,一旦损坏,马上寻求补救的办法,由此产生了锔、镶(xiāng行业。被锔的器具大到瓷缸、瓷盆,小到酒杯、烟壶,无所不锔,所用材料为铜、铁,偶有用其他金属者,十分罕见。锔盆锔碗,讲究用锔子的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美观耐用。细瓷器用金钢钻打眼,使小铜扒锔;大缸、瓷盆用錾子凿眼,用大铁扒锔。

由于瓷文化的兴盛,同时也产生了锔文化。匠人在很精致的瓷器上打扒锔,作为装饰;还有人在新买的紫砂壶中装上豆子,用水浸泡把壶撑裂,按其自然纹路打上扒锔;有的故意把壶嘴打掉,再用三色铜片把壶嘴包上去,整个壶是铜鋬、铜嘴、铜盖、铜扒锔,显得古朴、雅观。在宋代,定窑出品的贡碗,由于芒口,一出窑就镶上金边、银边,一是经久耐用,二是美观、大方、贵重。

本县王铎寺、堤口、陈庄锔盆锔碗的手艺人比较多。每到农闲季节,他们走村串巷,展示手艺。近代最出名的锔匠是王铎寺的袁茂。该村庙宇大殿的后墙开裂,他用一扁担大的铁锔把裂缝给锔住,成为地方的美谈。

5.磨刀磨剪子

刀、剪是人们家庭生活的常用品。由于使用率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打磨一次,不然就会影响使用效果。由于数量大,使用率高,打磨频繁,因此产生了磨刀、磨剪子的行业。

磨刀人肩扛一条板凳,一头固定着磨刀石,另一头是一个布褡,里面装的是锤子、戗子、钳子、峁钉、细石、布条等用具。细石是磨剃头刀用的。每到一村,高声吆喝“磨剪子来—戗菜刀!”。人们听到喊声,就会找出应该收拾的剪子、菜刀送出来。

本县从事此行业的以陈庄最多,他们的足迹踏遍周边的县市。后来由于钢材质量的提高和剪子的使用率越来越低,活路越来越少,且又不能挣大钱,上街匠人寥寥无几。现在的磨刀人,板凳上的磨刀石已变成了手摇砂轮。为数不多的从业者多为老年人,他们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一种生活乐趣,是为了活动筋骨,解解闷。在村里,要是听到一声“磨剪子、戗(qiàng菜刀”的吆喝声,倒成了一件稀罕事。

6.缚笤帚

缚笤帚、张箩、扎笼节是走街串巷的手工业行当。80年代前,农民每年都要种少量的黍(shǔ)子。一是为春节时吃粘面窝窝;二是为收黍杪缚笤帚。从事此行业的匠人多数会几套手艺,一是张箩,二是扎笼节,三是修理厨房用具。匠人手里提的唤头称作拎片,是由十数块小铁板用牛皮鞭梢连成的。提在手中,前后一摇,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匠人多在农闲时出来找活干,夏天找一荫凉地,春秋天找一避风地,冬天找一太阳地,打地摊干活,各家抱来的黍杪把匠人围在中间,匠人不慌不忙,按秩序精心地操作,并把多出的原料缚成小条帚,赠与客户扫炕用。其间也有换箩底的、修箩帮的、扎笼节的,一个村要忙上几天才能完活。匠人干起活来不休息,向客户讨碗热水、吃块凉干粮,每天干到天黑。

后来,从事此行业的人越来越少,群众扫地的笤帚由黍杪换成了高梁杪。本县水波一带,因地洼存水、种高粱的较多。人们把高粱杪缚成笤帚拿到城里去卖,能赚到钱。于是,高洼、孙槐、西范庄等村的部分村民,收买高粱杪在家中加工成大小规格不等的笤帚,到城市出售,成为一项新兴的副业。

7.剃头

剃头行业由来已久,到底起于何时?无从考察。传说剃头业的主师是八仙中的吕洞滨。

从前,从事剃头的人多游走于集市、庙会,人们聚集的地方。他们的担子一头是能装工具的櫈子,一头是火炉和铜脸盆。

剃头的师傅每到一地,首先用白布支起一个三面挡风的棚子,外面挂上一块幌子,手持一个钢性较强的钢片做成的唤头。唤头上宽下窄,两片之间有一空隙,用铁棒插在中间,猛力下滑,发出嗡嗡的振动声。来集市上剃头的多为老头和小孩。师傅手持锋利的剃头刀,剃完头还要刮脸、掏耳朵、捶背,对老年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和享受。剃头师傅一边剃头,一边山南海北地说着见闻,以此招徕顾客。

后来,街头剃头逐渐被理发门市代替。青年人不但留发还讲究发型,特别是女青年,染发、烫发、拉直各种花样翻新,成为理发业的主要财源。近年来,在乡村集市上仍可看到从事剃头的人员,被剃头的仍然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为的就是用刀子刮一刮头,出火、舒服。

8.打马掌

马、驴、骡是传统的脚力。过去,人们无论是拉货运物,还是出门走亲戚,都以牲口为脚力,在大的集镇都设有牲口出租和脚行。在年画或剪纸中,就有秦琼卖马、王小赶脚的故事。由于马、驴、骡的主要作用是拉车、驮人,经常走硬道,脚掌容易磨损、开裂,为了保护牲畜的脚掌,便产生了钉马掌的行业。此行业的人多数是公社兽医站的医生,集日,在牲口市设点经营,并兼治牲口的各种疾病。他们在牲口市较为宽敞的地点立一门形拴马桩,将牲口拴在较高的横杆上,把牲口头吊起来,以防止牲口蹦跳,用很锋利的铲刀,削去牲口脚上多余的硬皮,再用特制的U形铁或其他形状的掌钉在牲口的四个蹄子上。

后来打马掌的行业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车辆维修和补胎业的发展。

9.说书唱戏

说书看戏是旧时农民在农闲时的一种娱乐方式。本县的东老官寨、杜洼、高洼、白地等村都有自自己的地方剧团,演出的剧种有西皮、乱弹、河北梆子、二呼噜、豫剧、四根弦、评剧、吕剧、柳琴等,其剧目有武打和坐宫戏。在曲艺方面有著名的坠子艺人刘明贵、大鼓艺人胡振明、评书艺人赵驭骏等,并有一些曲艺爱好者,逢集过会在街头巷尾免费演出,活跃了地方的文化生活。

有的人家结婚生子,要请上一台戏,或说上几天书,以示庆贺。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村一进腊月就请艺人说书,一说就是十天半月,多数说长篇书。信息闭塞的百姓借助听书了解一些历史,增长一点知识,效法古人,树立了忠、孝、节、义的人生观。

其他的文艺形式有小演唱、双簧、对口词、数来宝、三句半等。80年代以来,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越来越普及,人们可以看到艺术高雅的小品、话剧、歌舞和名家的音乐会、演唱会、戏曲等,作为地方艺术的传播艺人越来越少,地方剧种二呼噜已经绝迹,乱弹很少能听到,坠子、大鼓等偶然在集市宣传时才能见到。

10.货郎

货郎,又称货郎担,是以日用杂货、儿童玩具换取废旧物品的行当。从事此行业的人,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筐。一头装着针头线脑、儿童玩具(印模、泥人、陶哨)和糖果,一头装着换回来的旧鞋、废布、破棉絮、废铜、破铁、乱头发。每进一村,手持播浪鼓(上有一小铜锣,下有一小皮鼓)只要一摇,老人、孩子就知道来了货郎担,找出自己家中的旧物品,换回自已需要的东西和玩具。货郎把换回的废旧物品分门别类存放,累到一定数量后卖到指定的供销社或废旧物资收购站,从中取得微薄的利润。在物资、文化比较匮乏的年代,货郎担起到了物资交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类物资的更新、换代,使废旧物品大量增加,特别是各种物品的包装成为废旧物品的主要来源。货郎担变成了废旧物品收购车,物品交换变成了现金交易。大量的废旧物品源源不断地被收购人员送到废品收购点。本县即有以收购废旧物品而发达的企业家,被称为“破烂王”。

11.茶馆

上个世纪60年代前,多数村庄都设有茶馆。茶馆设在村庄的显要位置,比较大的村庄要设几处。开茶馆的人一般性情都比较温和。说是茶馆,其实只卖白开水。一般的茶馆房间不大,靠墙盘一多口的煤火炉,在墙和炉子中间安一毛头风箱,一个炉口烧水,另外的炉口温水。

冬季是茶馆生意最旺的季节,由于多数人家不做晚饭,每晚买一壶开水,吃上一块凉干粮就当作了晚饭。茶馆收现钱很少,因在开馆前已卖出去了很多水牌,以筹买炭的资费。水牌是用竹子做成的,上面刻有茶馆的字号。

天黑后,各家的孩子,陆续抱着暖水瓶来茶馆买水,茶馆的长桌上排起了长长的壶队,风箱打出欢快的节奏,火苗添着吱吱作响的水壶,别是一番景致。附近的老头、小孩到茶馆来取暖。老年人天南海北,传说着自己的见闻。较大的茶馆内还有讲故事、说评书的。因此,茶馆也就成了村子里的娱乐中心和新闻传播中心,老年人的聚会点和孩子们的乐园。由于孩子们爱吵闹,一次次地被老板撵出去,转瞬之间他们又钻了进来。聪明的孩子总是抢着给老板拉风箱,可以得到更多取暖、听故事的机会。

 

12.修秤

秤,即为历史上较早的衡器之一。

古代时候的秤用市斤,每公斤为两市斤,每市斤分为十六两,取北七星(北斗)、南六星(南斗)和福禄寿三星,共为十六星,每星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商人在交易中如有欺诈行为,首先损的是福、禄、寿。早年的秤较为简易,通常称其为麻毫秤,前粗后细,前设秤钩、秤盘,相继是两个透眼,中穿一麻绳作为提系。离秤钩较远的提系称为前毫,前毫看怀里的标星,后毫看上面的标星。前毫称较轻的物品,后毫称较重的物品,无论称轻称重用的是同一个重量的坠物(又叫秤砣)。秤杆上的标星用细铜丝作点状标志,所以又叫标星,高档的秤杆用紫檀木,其次为枣木、梨木、杜木等较实的材质木料制作。

本县尖冢张氏一族,为祖传修秤世家,经历了各个发展时期的变化过程,张氏所修的衡器传遍方圆数百里之远,至今家中仍保留有特制的三系檀木精品小秤,称之为戥子,是称金银等贵重物品所用的精量衡器。张氏的后人,在河西镇建起了鲁西电子衡器厂,成为冀鲁一带知名的大型衡器企业。

13.赶脚

有史以来,人类用以运送物资的方式,除手推、肩挑、轿抬外就是用牲口,称之为脚力,在过去的城镇、驿站、码头都设有专门的服务场所,人们称之为脚行。客商运送物资要到脚行雇用脚力,行人出远门也可以到脚行去雇用脚力,至今在戏剧舞台上仍保留有“王小赶脚”的曲目,记载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现状。建国后,由于自行车、汽车的出现,代步工具和运输工具都发生了大的变化,脚行这一历史产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被现今的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所替代。

14.柳编

柳编是一个概念的叫法,其实有荆编、柳编两种,在上个世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是农村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主要制品有擓篮、箩头、筛筐、抬筐、粮囤、荆筐等,柳编较为普遍,每个集市上都有卖的,其中荆编较为结实耐用,价格也较高。人们用这些编制工具拾柴、装草、捡粪,从事较为简单的农家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些物品越来越少,到目前为止,在农村也基本看不到这些物品的身影,成为中年一代永久的记忆。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52172171 传真: 邮箱:850433237#qq.com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 邮编:054900
Copyright © 2004-2024 临西在线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